申报书
当前位置: 省级一流专业 >> 农村区域发展 >> 旧栏目 >> 申报书 >> 正文
教学改革
时间:2014-11-30

1、教学管理制度

经管学院关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是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与统一部署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学校教学指导书有关设定的基础上,出台了经管学院关于教学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具体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调整制度》、《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考试考场制度》、《处理违纪师生制度》、《学院关于停课、调课的规定》、《教学督导员工作制度》、《关于开展双语教学的措施、计划及方案》、《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及制度》等。在管理方法上,依托学校网络技术,积极推行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技术。我院教学管理工作应用网上校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现已使用的网上校务管理系统模块有:招生在线模块、新生报到系统、就业指导系统、网上选课系统、新生个人资料和毕业生资料录入系统、网上录入成绩模块、学生资料和成绩查询模块、教务后台管理模块、以及课件管理、在线作业管理等模块。

学院还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为了对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促进本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定了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督导组为核心,以听课为主要手段,结合学生座谈与问卷调查等方式的三级监督体系,并明确《经济管理学院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一级监督为以院长为核心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督导组,主要监督方式为不定期地通过听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二级监督为教师之间的相互监督,主要方式为由学院教学质量监督组组织教师不定期地互相听课,以此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同时在每个学期都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展示与观摩活动;三级监督为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与监督,具体方式为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反映,从而掌握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教学水平,保障了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有序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质量监控体系图见附件2)

2、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结合学校的有关要求和办学定位,增设了能反映专业特色的课程,并且加大了选修课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构建起特色明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课程占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总数的90%以上。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根据本专业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优秀教材,尤其是注意选用国家级、部级优秀教材和全国规划教材、推荐教材;根据国家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的要求,编写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的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编写具有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和地方特色的教材。到目前为止,本专业教师共编写各类教材65部,其中规划教材30余部。(教材目录见附件3)

在双语教学方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索。选定适合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和相应的高质量教材,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逐渐完善双语教学的运作机制,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

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专业每学期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增强感性认识。第一,在校内开足实验课程,通过学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农业推广模拟、区域发展规划等模拟实验,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缩短与实际部门的差距,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第二,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带着项目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调研活动,让学生真正接触农村经济。第三,在校内实习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本专业扩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实习基地社会化。我院与太原市、运城市、晋中市等山西省30多个县市建立产学研共建专业基地,与晋中明乐生态庄园、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阳城县屯留镇史三村等35家企业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实习指导机制,要求教师、学生与基地加强沟通联系,制定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要求领导和教师积极参与实习基地事务性工作,认真学习工作方法和技能,听取基地工作者指导经验,使学生接受良好的职前教育和培训。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涉农企业,不仅可以使学生懂得这些企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企业的感性认识。通过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的扩展,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实验实训条件见附件4,实习基地统计表见附件5)

4、教学与科研并重

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方法创新,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课堂教学—实验室模拟—社会实践”三个教学环节,充分应用启发式、案例式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从2012年开始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极大的促进了本专业差异化教学及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每学期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感性认识。一是在校内开足实验课程,通过学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农业推广、区域发展规划等模拟实验,理论指导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农村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真正接触农村经济的实际工作。三是在校内实习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本专业扩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实习基地社会化。目前,校外已建有实习基地35个,校地联合共建基地3个。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涉农企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农业企业的感性认识,而且能部分解决学生实习、就业问题。

我院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工作实施办法》,激励教师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学生课余参与教师的科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研相长、产学研结合”。到目前为止,本专业教师共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省级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3项,其中主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文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