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础
当前位置: 省级一流专业 >> 农村区域发展 >> 旧栏目 >> 申报书 >> 教学基础 >> 正文
专业教学基础
时间:2014-05-02

1、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遵循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和修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很强的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能很快转变角色、胜任工作、职业迁移以及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于2000年,十年的实践探索,在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以及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共修订过4次,最近的一次修订是2014年。本次修订立足于山西综改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遵循学校发展战略、办学定位和本专业已有的学科优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增设特色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创新办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培养体系。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用并重”、“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金融、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新的培养方案从2014级学生执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附件)。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十多年的发展中,本专业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及时制定了师资队伍培养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即:科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如:聘用的专职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以保证师资的整体素质与教学科研能力。加大培训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素质。多渠道、多方位鼓励和资助教师深造,提高业务水平,优化学缘结构。鼓励教师离开校园,服务社会;邀请同行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以讲座或专题的形式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学科发展前沿以及社会需求等;建立健全对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这些举措,本专业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现在,本专业已拥有一支以经管学院教师为主,其它学院相关专业教师为辅的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骨干教师队伍。截止2014年4月,本专业共有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专职教师25人。教师队伍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助教1人;获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8人、学士学位3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学缘结构:外校14人,占教师总数56%;年龄结构:50岁以上6人、36至49岁14人、35岁以下5人;硕士生导师14人。(师资情况详见附件1)

3、人才培养质量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通过安排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及时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人才培养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始终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开设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为学生后期的考研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开设区域发展规划、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制图设计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有关资格证培训与考试,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增加KAB大学生创业基础、市场营销、农产品贸易等课程丰富本专业学生的知识,使本专业学生在获得专业基本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具有特色的课程设计,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科学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完整的知识体系,利于就业的实践、创新能力。2012-2014届毕业生中,学生的考研率分别29%、35%、39%,当年就业率达到80%。毕业生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英语六级通过率在30%以上。近年来,报名参加相关资格证考试的同学在逐年增加;在历届“兴晋挑战杯”竞赛中均获得优良成绩。有的学生申请到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使他们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4、社会评价

在校生在学院统一组织下,利用假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常组织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三下乡”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考研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因其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受到导师的肯定与赞许。就业的毕业生通过多形式的回访,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对工作认真负责,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沟通,集体观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本职工作完成情况较好,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那些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同学,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的好评。本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人数比重要远远超过其他的专业。毕业生本人也认为自己在校所掌握的知识与获得的能力素养能够运用于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所学专业满意度较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