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制度
当前位置: 省级一流专业 >> 农村区域发展 >> 旧栏目 >> 教学研究 >> 教学制度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时间:2014-05-03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实现培养目标、确保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更科学、全面、准确地做好教学评价工作,激发全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特制订本措施。

一、监控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每位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大家自觉积极地参与,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3.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要全面科学的反映教师教学态度、能力和水平。

二、监控内容

1. 备课

认真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没有完备教案不能上课。备课以个人备课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集体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四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大纲、备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明确章节或课时的教学目标,提高教育内容的有效性。

备学生、备教法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选择和确定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2)写好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案的编写要力求信息量充分、条理性强,学生易于做听课笔记、易于理解吸收。教案内容与教学大纲相符合,要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前沿的最新动态,同时兼顾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课后作业、思考题等。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保证教学优质高效的关键。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二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三是面向学生群体与关注学生个人的关系;四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2)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五个要求: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强;③教法选择恰当、合理;④教学组织严密;⑤课堂学习纪律好。

(3)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提高效率和培养能力:①对不同的教材和教材中的不同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倡和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提供本学科或本课题最新前沿信息或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③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以调控和改善教学活动。⑤ 对课堂教学方法的要求:A、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突出重点;B、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学生易于领会和做课堂笔记;C、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重视课堂演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E、语言严谨、生动,板书工整。

3.作业、辅导

(1)作业:作业题的确定,目的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A、作业完成方式(纸质手写或电子文档、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资料信息收集或社会调查、个人见解等);B、作业格式要求(篇幅、内容等)。作业批改讲评要及时,对于学生班级人数超过60人难以做到全批全改的,可使用抽查抽阅的方式。

(2)辅导:对学生的辅导要坚持“注重实效、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应在自习或课余时间到班上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

4. 考试、监考、阅卷

(1)考试题的制定: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来确定考点及各考点所占分值,考点要能覆盖全课程90%以上的内容。在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有一部分考题内容涉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2)教师提交考试题的时间:各位教师应在期末正式考试之前,给出所任课程的考试题A、B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3)监考:凡担任监考任务的教师,应严格按照学院考试纪律要求学生,监考过程中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监考结束时将所收试卷清点、登记、封存,上交教务处。

(4)阅卷:严格按照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加分错误及评分错误的差错率应控制在3%以下。阅卷工作结束后,教师应按时填写《考试成绩分析单》,与试卷、试卷分析一起交教务处存档。

5. 教学质量自评(总结)

每学期期末,各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等。

6. 教学态度:(1)上课精神饱满、衣冠整洁、语言文明、不接听手机或擅离岗位;(2)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和反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3)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认真负责;(4)阅卷,评分科学公正;(5)遵守教学纪律,无随意缺课、迟到、提前下课行为。

三、监控方式

1.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小组:由经贸学院书记、院长、系主任、教师代表组成。

2.定期监控: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检查任课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教学日历、教学日程表。每学期期末检查教师试卷、阅卷情况、试卷分析和教学总结。

3.不定期监控:(1)每学期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随机随堂听课;(2)每学期由监控工作领导组组织针对本学科教师的学生评教活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3)每学期以系为单位,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教活动。

4.奖惩措施

(1)对于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评价高、无教学事故的教师,在年终评优、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外出学习、评职称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2)对于教学态度差、学生意见大、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限期整改;B、年终不评优;C、暂不担任学科主干课程的教学,或为教学质量高任务重的教师助课;D、减少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学时量,以促使其提高教学质量;F、对教学态度恶劣、学生反映强烈、不能定期整改的教师,暂时调离教师岗位。

四、执行情况

1. 组织保障

设立有领导组、监察组、业务组共三个工作小组。领导组组长由院长担任,监察组组长由院总支书记担任,业务组组长由主管教学副院长担任。

各组成员:

领导组成员:由三个工作小组的组长组成。

监察组成员:由学院党政工团的领导组成。

业务组成员: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各系系主任、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组成。

2. 制度保障

领导组主要职责是制定监控原则、监控内容、监控方式,严格按照学校设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的教学运行工作。保证做到各项教学工作有序推进。

监察组主要职责是监督监控原则的贯彻执行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做到互通信息、及时反馈、监督到位、运转高效。

业务组主要职责是按照设定的监控方式,履行监控的具体工作。包括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及辅导、考试、监考、阅卷、教学质量自评(总结)等工作过程的监控。在工作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包括定期监控与不定期监控等方式,以为校院两级奖惩激励提供业务实绩支撑。

五、执行效果

每学期期末,各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写出各自的教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主要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等。由于质量监控措施到位,执行效果良好。教师的教学态度端正,上课精神饱满、衣冠整洁、语言文明、不接听手机或擅离岗位;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和反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认真负责;阅卷,评分科学公正;遵守教学纪律,无随意缺课、迟到、提前下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