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综改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带来历史契机,同时也成为检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办学生命力的实验场。农村区域发展的方法、理论、技能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催化剂,充分利用并转化理论知识,使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与动力;结合山西农村区域经济的现实水平和发展轨迹,结合本专业教师多学科互补优势形成合力,打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特色。本专业建设以山西省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与实践训练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为保障。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具体思路如下:
1、立足社会和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从主要为政府培养宏观经济管理型人才,转向为政府、农村企业、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兼顾宏观经济和微观管理型的“实务经营”与“外向复合型”的人才。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程分段、专业分流的要求,整合基础、优化课程、科学设计,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双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以优质教学质量和良好教学效果为核心,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和提升,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培养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