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7月2日,农业经济管理学院赴沁源县“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沁源县韩洪乡食用菌育种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探索食用菌培育技术与产业发展模式。
沁源县韩洪乡食用菌育种基地投资3000 万元建设,建设内容涵盖 110 栋食用菌大棚,以及冷库、生产厂房、烘干车间、标准化接种车间等设施。为解决当地就业,满足食用菌消费需求发挥了作用。

图1:食用菌育种基地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两种餐桌常客——香菇与平菇的“基本档案”。通过负责人的讲解和实地观察,队员们了解到:“香菇”以其标志性的褐色伞盖和厚实菌肉著称,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其独特浓郁的香气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市场青睐;而“平菇”则形态多样,常见扇形簇生,菌盖颜色多为灰白渐变,生长迅速且适应性强。二者市场价格也有所差异,香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市场价格与平菇相比较高;而平菇成本较低,市场价亲民。此次探访直观展示了这两种常见食用菌的鲜明特征与生长习性,为队员们增长食用菌知识打开了生动的一扇窗。

图2:队员们认真学习香菇培育知识

图3:队员们亲自触摸菌棒
在本次实践历练中,队员们既掌握了食用菌栽培的核心技术,更认识到现代农业体系里,科学化运营与技术革新对撬动经济效能的巨大价值。大家表示要将实践所学深度融入生产实践,以专业所长赋能乡村产业升级,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使命担当。

图4:实践队队员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队参观了沁源生态文明实践展馆和沁源县文化馆。在生态文明实践展馆,通过先进的智慧平台、详实的生态数据等,沉浸式体验了沁源县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当地的生动转化。随后,步入沁源县文化馆,丰富的民俗文物、珍贵的非遗展示以及动态的文化演绎,让队员们领略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与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5:队员们参观沁源县文化馆

图6:队员们参观沁源县生态文明实践展馆
此次参观是对沁源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与文化传承发展的了解,充分展现了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文化与生态互融共促,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坚定决心与生动缩影。

图7:队员们在生态文明实践展馆合影留念
素材来源:殷洁 张悦 吕瑞涛
图片来源:王婧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