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文件
校团字 [2012] 10号
                                                           
关于举办山西农业大学第五届“兴农挑战杯”
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
通    知
各分团委、学生会:
“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以及全国学联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要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推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全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受到高校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已经成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导向性和示范作用的竞赛活动。
为了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兴晋挑战杯”、全国“挑战杯”竞赛,我校将举办第五届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 迎接挑战
二、竞赛项目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三、参赛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以及35岁以下青年教师都可申报作品参赛。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在校学生。
四、竞赛作品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的作品(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作品,优先予以报名。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含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必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五、竞赛步骤
1、各分团委在10月31日前,将申报作品文字稿(一式三份)报送到校学生会办公室(申报表请到团委网站—下载专区下载),电子版用u盘一并交回。
2、作品初评阶段(11月中旬)。在此期间,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团进行初评,从中选出50%—70%的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并对作品进行规范性备案。
3、终审决赛阶段(11月下旬)。在此期间,组委会向各参赛单位下达终审参评参展通知及作品展览、演示等有关技术性规范要求,并在终审决赛期间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4、总结表彰阶段(12月上旬)。在此期间,组委会将公布获奖结果和名次并颁奖。届时,根据作品具体情况,举办科技竞赛作品展览暨成果转让活动。
六、竞赛奖项设置和奖励办法
1、所有参赛作品分青年教师组和学生组进行竞赛。
2、每组作品的50%—70%通过选拔入围决赛。
3、每组入围决赛作品的5%评选出一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1000元;入围决赛作品的10%评选出二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800元;入围决赛作品的15%评选出三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400元;入围决赛作品的20%评选出优秀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100元。
4、青年教师组和学生组获本次竞赛一等奖所在学院代表队累加积分30分,二等奖所在学院代表队累加积分20分,三等奖所在学院代表队累加积分10分,优秀奖所在学院代表队累加积分5分,每申报一件作品所在学院代表队累加积分1分。根据青年教师组和学生组累加积分取前三名学院代表队,颁发团体总分前三名及奖金。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举办“兴农挑战杯”竞赛是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分团委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学院党政领导的支持,将此项活动列入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中,做到“每届有突破,每届有创新”。
2、精心组织。各分团委要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实事求是,鼓励和激励同学们多开展创新创意的作品开发,鼓励同学们做贴近社会,符合国情、省情、农情的调查报告。
3、务求实效。实施“兴农挑战杯”竞赛是服务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成长成才的时代需求。各分团委要坚持“做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推进各个环节的工作,切忌走过场、做表面文章。
4、完善机制。各分团委要建立健全院内评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同学们参与创新的热情、参加比赛的激情,确实选出学院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意作品。
八、组织机构
竞赛活动在校团委的领导下进行,专门成立竞赛活动组委会,设立机构如下:
组委会主任:冀建峰
组委会副主任:朱  江
组委会成员:
冯  伟  弓俊红  王纪平  张  杰  冯  涛  牛彦明  
程三宝  王  臻  梁海清  姚  琦  宋建武  郑述剑  
杜海燕  王  鹏  贾  燕  李晓光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朱 江(兼)
副主任:贾  燕(兼)  王光浩
成  员:龙  庆  谭旭菲      
联系方式:
       1、联 系 人:贾  燕  王光浩 
       2、联系电话:6288370  6288358  15235488189
附件一  作品申报书
附件二  作品汇总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青年师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  通知
| 共青团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          2012年9月25日印制 | 
        共印30份
 附件一
序号:           
编码:           
山西农业大学第五届“兴农挑战杯”青年师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学院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指导教师姓名: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山西农业大学第五届“兴农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组织委员会制
二○一二年   山西农业大学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山西农业大学第五届“兴农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 申报者情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学院全称 | 
 | 专业 | 
 | 
| 现学历 | 
 | 年级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 作品全称 | 
 | 
| 毕业论文题目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单位电话 | 
 | 
| 常住地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住宅电话 | 
 | 
| 合作者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单位 | 
| 
 | 
 | 
 | 
 | 
 | 
| 
 | 
 | 
 | 
 | 
 | 
| 资 格 认定 | 所在分团委意见 |     是否为我校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中国学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作者是否教师 □是    □否   若是教师,其工作证号为: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 
 
 申 报 者 情 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 学院全称 | 
 | 专业 | 
 | 
| 现学历 | 
 | 年级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 作品名称 | 
 | 
| 毕业论文题目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办公电话 | 
 | 
| 常住地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住宅电话 | 
 | 
| 其他作者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格认定 | 所在分团委意见 | 以上作者是否为我校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中国籍本科生、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以上作者是否教师  □是    □否   若是教师,其工作证号为:                                              (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 
| 院负责人 或导师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4.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 作品全称 | 
 | 
| 作 
 品 
 分 
 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 
| 
 
 学 
 术 
 论 
 文 
 文 
 摘 
 要 |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 | 
 | 
| 鉴定结果 |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 
 | 
|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 
 | 
| 所在学院 科研负责人签章 | 
                            
 
 
 年   月   日 |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 作品全称 | 
 | 
| 作品所属 领  域 |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 
| 
 作 
 品 
 摘 
 要 
 
 |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 
 | 
|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 
|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 
| 部门签章 | 
 
 
 
                                               年   月   日 |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科研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3.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
         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 作品全称 | 
 | 
| 作品分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 
|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 
| 作品所处 阶  段 |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 
| 技术转让方式 | 
 | 
|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 
|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 
| 专利申报情况 | □提出专利申报             申 报 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 准 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 部门签章 | 
 
 
 
 
                                            年   月   日 |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D.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
说明:1.由推荐者本人填写;
 2.推荐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是与申报作品相同或相关
    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专业技术人员(教研组集体推荐亦可);
 3.推荐者填写此部分,即视为同意推荐;
 4.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仅被视为对推荐者身份的确认。
| 推荐者情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年龄 | 
 | 职称 | 
 | 
| 工作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单位电话 | 
 | 住宅电话 | 
 | 
| 推荐者所在 单位签章 | 
 
                              (签章)     年   月   日 | 
|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 
 | 
|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 
 | 
| 其它说明 | 
 | 
| 推荐者情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年龄 | 
 | 职称 | 
 | 
| 工作单位 |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 单位电话 | 
 | 住宅电话 | 
 | 
| 推荐者所在 学院签章 | 
 
 
 
                               签章日期     年   月   日 | 
| 请对申报者申报情况的真实性作出阐述 | 
 | 
| 请对作品的意义、技术水平、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作出您的评价 | 
 | 
| 其它说明 | 
 | 
| 学院 分团委确认 并盖章 | 
 
 
 
 
 
 
 
 
                    (盖章)       年   月   日    | 
| 学院主管领导 确认盖章 | 
 
 
 
 
 
                     (盖章)     年   月   日             
 | 
E.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资格和形式审查意见
| 组委会办公室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组委会办公室形式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 
| 组委会办公室审查结果 
 
 
 □合格                    □不合格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F.参赛作品打印处
G1.评审委员会预审意见粘贴处
G2.评审委员会终审意见粘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