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1331财务管理课程网站精品课程!

南宁市宾阳县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2日 23:46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目 录

第一章园区规划的战略背景与意义.........................................1

1.1国家战略背景..........................................................1

1.2重大意义..............................................................2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4

2.1发展目标..............................................................4

2.2基本原则..............................................................4

2.2.1优化布局,绿色发展..................................................4

2.2.2龙头带动,产业融合..................................................5

2.2.3转变方式,提质增效..................................................5

2.2.4技术支持,消费引领..................................................5

2.3发展定位..............................................................5

第三章园区规划的现实条件分析...........................................6

3.1基础条件分析..........................................................6

3.1.1区位交通............................................................6

3.1.2地形地貌............................................................7

3.1.3气候水文条件........................................................7

3.1.4资源条件............................................................8

3.2农业产业发展分析.....................................................11

3.2.1农业产业发展地位...................................................11

3.2.2农业产业结构情况...................................................13

3.2.3农业产业发展水平...................................................15

3.3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情况分析.............................................20

3.3.1猪肉产量稳定增长...................................................20

3.3.2生产效率明显提升...................................................20

3.3.3产业格局优化调整...................................................21

3.3.4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1

3.3.5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成效显著.........................................22

3.4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22

3.4.1存在的问题.........................................................22

3.4.2发展机遇与展望.....................................................24

第四章园区规划总体布局................................................27

4.1布局思路.............................................................27

4.2布局规划.............................................................28

4.2.1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布局规划.....................................28

4.2.2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布局规划.....................................30

第五章园区规划内容.....................................................33

5.1突出产业特色,建立新型生猪产业体系...................................33

5.1.1提质生猪生产,创建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33

5.1.2立足绿色生态,发展林果循环农业基地.................................33

5.1.3产学研结合,发展小猪乐园农业知识科普基地...........................34

5.1.4利用区域环境,做强有机肥料配套生产基地.............................34

5.1.5对接市场,发展订单式生猪养殖产业...................................34

5.1.6实行标准化,做优品质综合服务.......................................34

5.2实现质量发展,打造生猪规模化生产体系..................................35

5.2.1优化饲料配方,布局精准饲喂,发展高效益农业.........................35

5.2.2引进先进装备,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35

5.2.3积极推行智慧农业与信息化工程建设...................................35

5.3构建全产业链生猪养殖创新农业经营体系................................35

5.3.1建立特色优势生猪产业集群...........................................35

5.3.2建立生猪市场营销体系...............................................36

5.3.3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体系....................................36

5.3.4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37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38

6.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8

6.1.1投资估算...........................................................38

6.1.2资金筹措...........................................................38

6.2效益分析.............................................................39

6.2.1经济效益...........................................................39

6.2.2社会效益...........................................................41

6.2.3生态效益...........................................................42

第七章组织保障措施.....................................................43

7.1加强组织领导.........................................................43

7.2提高科技支撑能力.....................................................43

7.3强化监测预警和调控...................................................43

7.4严格质量安全监管.....................................................43

7.5开展国际合作交流.....................................................44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为重点,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种养加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充分利用xx集团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饲料、种苗、养殖、动保和食品上的优势,保障各流程的安全和环保,并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经济的综合优势,助力科技兴农,实现产业兴旺;坚持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处理工艺和设施对园区内养殖粪污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做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源化利用”,助推生态宜居建设;依托产学研综合服务区的打造,结合当地农耕文化,采用体验式农业劳作、农业知识科普等形式,助推乡风文明;通过产业园的带动能力,多渠道提升当地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助力乡村治理有效;以产业园为依托,带动当地劳动力返乡就业,提供稳定的就业支持和系统化的技术培训,为实现生活富裕提供产业保障

通过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当地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畜牧业助力“农业强”的重大责任;带动农户养殖增收,是畜牧业助力“农民富”的重要使命;开展养殖环保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是畜牧业助力“农村美”的历史担当。

 

第一章园区规划的战略背景与意义

 

1.1国家战略背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可有效增强畜牧业竞争力。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广等服务。

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文件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等多模式。强调加快培育农商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打造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300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业态。选择粮食主产区等具备基础的地区,建设20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秸秆、禽畜粪污等大宗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2重大意义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可充分利用xx作为农业龙头企业在饲料、种苗、动保、养殖和食品上的优势,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当地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当地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通过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一方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可大大节约生产耗水,减少粪污。不仅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利用先进的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种植循环利用。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排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从而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源化利用的效果,真正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的方式,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积极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运用农业知识科普、农业小讲堂、小猪快跑团建体验、农耕文化培训、体验式农业教学等方式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以猪为主题的种养结合农业产业园。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积极助力农业基础服务工作,依托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经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提振当地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积极投身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站,为当地畜牧养殖业提供科研支持、市场预测、农技服务等综合的全方位服务。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能够有效拉动当地民众返乡就业,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式,包括技术工种、辅助工种、充分带动各年龄层的民众就业,带动大家搞生产,促致富,让大家获得稳定的收益,增进农民福祉,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第二章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

 

2.1发展目标

坚持安全、绿色、优质、高效、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安全、促生态、增效益、稳供给”为目标,统筹种养加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配套生态环保设施及工艺,利用有机肥加工,推进有机种植的发展。

“保安全”强调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公司秉承“安全”理念,一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生物安全等级,以高标准的生物安全设施和制度规范养殖过程,另一方面公司强调食品安全,从饲料、养殖过程依法依规用料用药,切实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

“促生态”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其中环境友好方面公司将利用先进的环保处理设施和工艺,保障养殖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资源综合利用强调在进行环保处理的过程中,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有机肥处理设备和工艺,将养殖粪污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有机肥和水肥,变废为宝,使养殖废弃物高度资源化综合利用。

“增效益”强调发挥xx集团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的成本,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利用产生的有机肥,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有机肥销售、有机水果、蔬菜、林地的种植,在有限土地上,多渠道多业态经营。

“稳供给”强调保障周边地区群众对安全优质猪肉的需求,粮猪安天下,猪肉在我国居民肉食品消费中占有重要比重。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发挥公司一体化经营的优势,一方面,公司将全方位提高生猪养殖的生物安全等级,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公司一体化经营,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成本控制和市场有序供给,稳定当地猪肉消费价格,防止因猪肉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波动,影响消费。最重要的是,产业园产生的有机肥将有效带动当地发展特色有机种植,助力形成有机种植示范区。

2.2基本原则

2.2.1优化布局,绿色发展

优化布局,绿色发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生猪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施,对养殖粪污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终端资源化利用”的效果。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2.2.2龙头带动,产业融合

龙头带动,产业融合。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饲料原料、遗传育种、动物保健、机械设备以及科研团队等方面优势,加快构建生猪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引导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降低生猪产品流通成本,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2.3转变方式,提质增效

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现代生猪一体化养殖,从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商品猪全链条保证养殖安全和质量。通过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小区建设,实现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的转变,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通饲料、育种、研发、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在提高综合养殖效率的同时,降低各阶段的成本,实现提质增效。

2.2.4技术支持,消费引领

技术支持,消费引领。依托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从育种、动物保健、日常饲喂、养殖环境监测等各方面对养殖全流程提供技术支撑,因地制宜建立适应当地生猪养殖的技术配套方案和技术体系。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2.3发展定位

从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出发,以安全环保发展为前提,突出适度规模养殖的主线引领,以xxxx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综合服务为保障,彰显xx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特色。

 

第三章园区规划的现实条件分析

 

3.1基础条件分析

3.1.1区位交通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及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2112平方千米。南宁与越南毗邻,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穿域而过,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南宁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

南宁拥有沿江、近海、临边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贵南高铁、贵隆高速等一批重大铁路、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吴圩机场第二跑道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伶俐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南昆客专开通运营,火车西站建成使用,火车东站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多条高速公路直接贯通大西南出海通道,形成“一环五射二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

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宾阳县总面积2308平方千米,介于北纬22°54′-23°27′,东经108°32′-109°15′之间。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

宾阳县交通便利,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黎塘火车站是广西第二大货运编组站和一级客运站,湘桂铁路、黎塘至湛江铁路、黎塘至钦州铁路在县内黎塘镇交汇,南广高速铁路、南柳城际铁路在黎塘镇设有高铁宾阳站,旅客列车实际车次日发车31趟,日均客流达到3330人次以上,通达全国10个省市,覆盖广西13个地级市。桂海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并在境内设有两个出入口,境内还有南梧、南柳、宾上(上林)、宾横(横县)四条二级公路。

3.1.2地形地貌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五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

宾阳县整个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县境东、南、西三面边缘土山环亘,北及东北面边缘石山群立,中部为不闭合盆地,属大片冲积平原,北部及东北部为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东南部为高低丘为主的丘陵区。北部东北部溶蚀平原及缓丘地区,延伸至邹圩、新圩、宾州、洋桥、和吉、黎塘、王灵等镇,面积81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5.21%。中部平原,延伸至新桥、芦圩、大桥、武陵、古辣、甘棠等镇,面积576.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4.9%。东部低山丘陵区起伏变化较大,面积20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96%。宾阳——武陵山前平原面积446平方公里,地表平坦,堆积层厚度较大,为广西四大冲积平原之一。主峰镇龙山海拔1170米,为全县最高山峰。

3.1.3气候水文条件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南宁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季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名副其实。

南宁市主要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邕江右江左江红水河、武鸣河、八尺江等。郁江在南宁及邕宁区境内称邕江,河道全长116.4 km,上游从三江口开始,下游至邕宁区伶俐镇那车村止,为南宁市重要饮用水水源河流,流域面积7372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18亿立方米。邕江的上游分别为右江和左江。右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云龙山,流经西林县田林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进入南宁市,河长707 km,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2亿立方米。

宾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暖湿气流调节,高温多雨,夏长冬短,太阳辐射强,热量多,盛夏炎热,冬季有时也颇温暖。年平均温度20.8℃。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度11.4℃。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28.2℃。雨量分布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全县年平均雨晕为1589.2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区分布大致是为西部和西南部一带山地的高田、陈平、六岑、贵龙、六盆、柳洞、六合、马岭、碗窑、德明、中兴、南山、六明、六章为多雨区,年雨量大于1750毫米;其余山区(除胜龙、黄冠、平安)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650—1750毫米;中部包括新桥、芦墟、新宾、大桥、古辣、武陵、甘棠为次多雨区,年雨量为1550—1650毫米,西部山区的胜龙、黄冠、平安为少雨区,年雨量为1300—1490毫米,北部和东部包括黎塘、和吉,邹墟为次少雨区,年雨量为1400—1500毫米。

宾阳县境内无大河巨川,但溪涧密布,小河溪江纵横。河流分为红水河郁江水系,统属珠江流域之浔江水系。大部分河流因地势由东南、西南向北汇流。全县河道总长688.45公里,总流域面积2304.08平方公里。最大的河流清水河流经县境长39公里,流域面积381.15平方公里,正常流量14立方米/秒,其余河流大部分属季节性溪流。

3.1.4资源条件

1水资源

南宁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南宁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毫米~1753毫米之间,郁江平均天然径流量397亿立方米,其中入境水量382.5亿立方米。熔岩地区地下伏流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地下水调查和分析,南宁市辖区多年平均地下水量模数为每平方公里11.1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补给量为2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为15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556亿立方米左右。

宾阳县境内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地下水。截至2015年8月,xx县有中小型水库127座,其中库容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40座,小二型水库83座,水库集雨面积520.48平方公里,总库容33882.1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691.41万立方米。此外还有小塘库622座。全县90%以上的水库分布在县南部山区。有地下水42处,主要分布在黎塘镇及和吉、洋桥、邹圩、芦圩、大桥、王灵、古辣等乡镇的岩溶区内,蓄流量3.23立方米/秒。有富水地段6个。地下河11条,枯水流量2381升/秒。黎塘富水地段面积为47平方公里,姚村地下河流量为123/秒。全县地下泉34处。此外还有地下孔隙水,主要是打深井使用。全县平均年降雨量产生的径流总量20.7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2422立方米,公顷均耕地占有地表水量3600立方米。年可利用水量0.2124亿立方米。引水流量4.64亿立方米,年可利用径流量7.06亿立方米,占产水量的35.2%。

2)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南宁市已勘查发现矿产资源63种,主要有:能源矿产褐煤、无烟煤、石煤,地热(热矿水)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钒、钛;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铋、钼、锑;贵金属矿产有金、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磷、硫铁矿、芒硝、砷、泥炭、重晶石;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萤石、耐火黏土;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压电水晶、熔炼水晶、滑石、叶腊石、石膏、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石材用灰岩、高岭土、膨润土、陶粒用粘土、砖瓦用黏土、玻璃用砂、玻璃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粉石英、水泥配料用黏土、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方解石、硅灰岩、建筑用砂(河沙);水汽矿产矿泉水等。具体见表3-1所示。

表3-1南宁市采矿权一览表

行政区名称

至2020采矿权数量

小计

重要矿产

砂石土矿产

南宁市辖6城区

8

90

98

武鸣区

4

40

44

横县

14

40

54

xx县

7

35

42

隆安县

4

40

44

上林县

8

35

43

马山县

0

40

40

合计

45

320

365

截至2015年8月,宾阳已探明金属矿床(点)31处(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13处,矿点15处),但品位普遍较低。查明非金属矿床94处(大型1处,中型3处,小型49处,矿点41处)。县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三水铝、褐铁流铁白砒石灰石花岗岩石英毒砂、铝土、瓷土重晶石页岩粉砂岩、铅土、膨润土高岭土粘土等。

3动物资源

截至2012年,南宁市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90科208属272种,其中两栖类19种,主要有大鲵、棘胸蛙、虎纹蛙等;爬行类42种,主要有蟒蛇、山瑞鳖、大壁虎、眼镜王蛇、五步蛇等;鸟类151种,主要有原鸡、林三趾鹑、风头鹃隼、雀雕、猛隼等;哺乳类60种,主要有黑叶猴、猕猴、小灵猫、大灵猫、林麝、穿山甲等。国家公布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西津湖水库。

宾阳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灵猫虎纹蛙、雕鄂(猫头鹰)、褐翅鸦鹃(毛鸡)。属广西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雉鸡八哥大山雀喜鹊画眉、黄鬊、豹猫黄鼠狼中华竹鼠、三索蛇、百花锦蛇等。

4)植物资源

南宁市地处亚热带南缘,北回归线从北部武鸣区、上林县、马山县及大明山穿过,地形多样,有平原、盆地、丘陵、山地,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良好的水、热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2011年,全市有维管束植物209科、764属、30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84属、250种;裸子植物7科、9属、18种;被子植物160科、671属、1755种。乔木树有600种以上,以壳斗科、茶科、杜鹃花科、樟科、胡桃科、木兰科、大戟科为优势。国家公布保护的一、二级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龙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三十六弄-陇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在龙虎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中国特有植物,被《中国物种红皮名录》收录的极危树种——龙州锥。

宾阳县境内用材类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桉木、苦楝樟木铁木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马尾松、杉木和竹类。果树类主要有龙眼荔枝等。其他林木类还有椿慈恩等。花苎有玉兰花桂花芙蓉菊花夜来香等。药用植物有半夏桔梗柴胡姜黄半边莲、木弊子等118种。

3.2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3.2.1农业产业发展地位

(1)三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

2015年-2017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3744.08亿元,且总体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近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呈稳步提升的态势,平均生产总值390.40亿元;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南宁市工业资源基础雄厚,成为了拉动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强力杠杆,平均产值在1457.05亿元,增幅明显,2017年较上年度增幅12.13%;随着近年南宁市积极发挥第三产业的优势,南宁市第三产业发展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2017年产值2115.15亿元,成为了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与南宁市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产业密不可分。具体见表3-2和图3-1所示。

表3-2 2015-2017年南宁市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 亿元 %

指标

2015

2016

2017

数值

增幅

数值

增幅

数值

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3410.08

8.31%

3703.33

8.60%

4118.83

11.22%

第一产业

371.10

4.63%

395.93

6.69%

404.18

2.08%

第二产业

1345.15

7.48%

1426.50

6.05%

1599.50

12.13%

第三产业

1693.83

9.84%

1880.90

11.04%

2115.15

12.45%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图3-1 2015-2017年南宁市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2017年宾阳县地区生产总值218392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241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179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971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22元。与南宁市其他临近县域相比,宾阳县地区生产情况优势明显。2017年地区生产生产总值指数109.4(上年度=100),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03.8,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06.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15.2。具体见下表3-3所示。

表3-3 2017年南宁市县域经济情况统计表

指 标

xx

横 县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2183924

3045838

731841

551826

567493

第一产业增加值

502419

728680

279486

202636

219900

第二产业增加值

681795

1208939

197709

103532

107291

工业

454005

888782

106233

33066

51916

第三产业增加值

999710

1108219

254645

245658

240302

人均生产总值(元)

26722

33654

23311

13487

15727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109.4

107.0

106.6

105.2

104.8

第一产业

103.8

103.9

104.1

104.3

104.3

第二产业

106.1

104.5

106.9

101.4

102.2

工业

107.2

104.2

109.0

102.8

101.1

第三产业

115.2

112.3

109.2

107.7

106.4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三次产业结构

从下图3-2可知,2013-2017年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平均占比为11.03%,总体结构较为稳定,但近五年总体呈现缓步下降趋势。南宁市工业发展稳定,近年平均占比39.2%,南宁市统筹内部与外部综合因素,第二产业发展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在近五年的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南宁市第三产业平均占比49.74%,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第三产业占比51.35%,创历史新高,产业融合,农旅结合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为南宁市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引擎。具体见下图3-2所示。

图3-2 2013年-2017年南宁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2016年,宾阳县第一产业占比24%,第二产业占比33%,第三产业占比43%,具体见下图3-3所示。

图3-3 2016年宾阳县三次承诺也结构比重

3.2.2农业产业结构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平稳,态势良好。表3-4和图3-4反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牧渔业的产值情况及各产业的所占比情况,2013-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牧渔总产值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除牧业产值有小幅度下降外,农业、林业和渔业以及逐渐兴起的配套服务业产值均保持着上升的趋势,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总体趋稳定,且各产业总产值在不断扩大的现状。由此可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稳定,农林牧渔以及相关服务业都在稳步前进,发展前景向好。

表3-4 2013-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牧渔业产值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产值

占比

产值

占比

产值

占比

产值

占比

产值

占比

农林牧渔总产值

3755

100%

3948

100%

4197

100%

4591

100%

4743

100%

农业产值

1868

49.75%

1994

50.51%

2146

51.14%

2348

51.14%

2545

53.67%

林业产值

288

7.66%

303

7.68%

314

7.48%

324

7.05%

347

7.31%

牧业产值

1101

29.33%

1087

27.54%

1140

27.17%

1266

27.58%

1136

23.96%

渔业产值

367

9.76%

413

10.46%

430

10.24%

464

10.11%

501

10.55%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31

3.50%

150

3.80%

167

3.97%

189

4.12%

214

4.51%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统计年鉴

图3-4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林牧渔业产值情况

2017年,南宁市农业发展稳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农业总产值中位居第一。农业和畜牧业是南宁市第一产业的主要带动产业,占比较大。2017年南宁市农林牧渔总产值689.1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81.84亿元,占比55.4%;林业产值31.04亿元,占比4.5%;牧业212.60亿元,占比30.8%;渔业产值27.44亿元,占比4%;农林牧渔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6.24亿元,占比5.3%。具体见下表3-5所示。

表3-5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总产值及构成 单位:亿元

各市名称

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林牧渔专业

及辅助性活动

南宁市

689.15

381.84

31.04

212.60

27.44

36.24

柳州市

325.22

192.91

29.21

82.09

10.03

10.99

桂林市

609.64

409.11

34.84

132.29

14.36

19.03

梧州市

231.98

124.05

38.39

48.27

11.18

10.08

北海市

302.50

59.70

4.34

31.25

201.84

5.36

防城港市

150.85

42.70

17.23

12.26

76.28

2.38

钦州市

377.16

181.39

25.15

79.16

83.16

8.30

贵港市

334.75

149.57

21.73

101.97

44.05

17.44

玉林市

475.93

209.19

27.65

180.32

24.64

34.12

百色市

307.56

176.58

33.15

73.77

17.74

6.33

贺州市

181.28

101.47

18.06

48.25

7.95

5.55

河池市

271.75

114.96

29.21

112.83

8.56

6.20

来宾市

263.57

155.96

20.62

72.98

7.60

6.41

崇左市

275.53

193.95

27.16

36.45

10.87

7.09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统计年鉴

3.2.3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1)农业生产基础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较好的农业生产基础,2013-2017年自治区机耕面积由3865.5千公顷增长至4899千公顷,机耕面积的扩大,得益于近年来自治区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带动作用明显。在农村用电量上,近五年持续增长,2017年突破100亿千瓦时。在化肥使用上,近五年广西自治区平均260.04万吨,且总体呈稳步提升的状态,具体受当地气候及土质条件的影响,复合肥和氮肥的施用量占比较大。2017年自治区化肥施用量263.83万吨,其中氮肥施用量76.03万吨,占比28.82%;复合肥施用量98.33万吨,占比37.27%,在此应强调化肥的合理使用,防止在化肥使用过程中对土地综合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应加大对有机肥料、生物肥的使用。具体见表3-6所示。

表3-6 2013-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生产条件

指 标

机耕面积(千公顷)

农村用电量(亿千瓦时)

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万吨)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合肥

2013

3865.5

68.38

255.70

74.17

30.91

57.28

93.34

2014

4305.5

76.21

258.67

74.65

31.25

57.39

95.38

2015

4628.5

83.91

259.86

74.23

31.06

58.34

96.23

2016

4683.3

95.37

262.14

74.89

31.13

58.96

97.16

2017

4899.0

103.53

263.83

76.03

31.02

58.45

98.33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017年,宾阳县耕地面积91948公顷,设施农业占地面积469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75.46万千瓦特,农作物播种面积141136公顷。具体见表3-7所示。

表3-7 2017年南宁市县域农业生产基础情况统计表

指 标

xx

横 县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耕地面积(公顷)

91948

110278

62260

46185

47992

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公顷)

469

465

94

118

30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特)

75.46

68.59

29.71

29.51

49.8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

141136

160690

67866

60705

60930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主要粮食农作物播种面积

稻谷、玉米和薯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广。2017年稻谷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30%,玉米播种面积占比为9.72%,大豆播种面积占比为1.63%,薯类播种面积占比为4.43%。具体见表3-8所示。

表3-8 2012-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粮食农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千公顷

指标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粮食作物

占总播种面积比重(%)

稻谷

早稻

晚稻

玉米

大豆

薯类

2013

6137.3

3076.0

50.1

2046.6

927.9

967.4

587.6

97.0

265.1

2014

6186.1

3067.7

49.6

2026.2

917.6

959.7

584.0

99.6

273.8

2015

6134.7

3059.3

49.9

1983.9

888.2

947.9

622.6

96.0

274.1

2016

6145.3

3023.6

49.2

1959.8

883.7

930.2

609.3

97.3

274.6

2017

6143.1

2976.2

48.4

1922.5

865.1

906.9

597.2

100.4

272.0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3)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由2013年1594.3千公顷降为1410.6千公顷。自治区主要经济作物为甘蔗、花生、木薯、油菜籽。其中甘蔗种植面积占比最大,2017年甘蔗种植面积935千公顷,占比66.28%;花生种植面积228.2千公顷,占比16.18%;木薯种植面积201千公顷,占比14.25%;油菜籽播种面积26.8千公顷,占比1.90%。具体见表3-9所示。

表3-9 2012-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千公顷

指 标

经济作物面积

花 生

油菜籽

芝 麻

黄红麻

苎 麻

甘 蔗

烤 烟

木 薯

2013

1594.3

194.9

18.8

5.1

4.0

0.5

1125.1

18.1

228.0

2014

1561.3

204.3

24.2

5.2

3.7

0.5

1081.5

17.7

224.1

2015

1448.2

214.3

24.8

5.3

3.3

0.6

973.7

12.9

213.3

2016

1427.7

221.3

26.7

5.4

3.4

0.6

951.0

12.4

206.9

2017

1410.6

228.2

26.8

5.4

3.1

0.5

935.0

10.6

201.0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017年,南宁市农作物播种面积977.04千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位居广西全区第一,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0.38千公顷,主要产物为稻谷和玉米;经济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546.66千公顷,主要播种作物为甘蔗、蔬菜和油料作物,其中甘蔗和蔬菜播种面积比重较大,且在全区的甘蔗和蔬菜种植中占有较大比重。具体见表3-10所示。

表3-10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比表 单位:千公顷

各市

农作物播种面积

粮食作物

稻谷

玉米

经济和其他农作物

油料

甘蔗

蔬菜

广西全区

6164.7

2997.78

1955.58

577

3166.92

263.96

935

1314.74

南宁市

977.04

430.38

282

105.33

546.66

53.34

141.31

241.25

柳州市

397.98

163.41

129.94

16.92

234.57

15.37

83.9

106.08

桂林市

711.09

369.29

254.84

41.48

341.8

25.66

4.74

193.52

梧州市

297.5

155.87

117.77

10.91

141.63

15.1

2.16

83.8

北海市

183.22

77.23

47.56

10.26

105.99

17.18

30.54

39.14

防城港市

125.75

49.45

30.82

8.82

76.3

3.47

44.94

23.67

钦州市

396.96

214.9

162.29

18.51

182.06

10.85

54.79

69.46

贵港市

449.03

271.01

211.32

28.4

178.02

33.03

27.9

68.69

玉林市

497.63

310.16

251.27

21.41

187.47

17.96

16.47

114.83

百色市

465.77

265.09

91.24

124.73

200.68

12.36

47.36

106.1

贺州市

250.33

132.76

99.11

14.49

117.57

15.38

2.73

67.55

河池市

470.35

266.49

96.66

111.07

203.86

14.7

56.72

87.68

来宾市

422.13

170.06

113.98

28.46

252.07

17.18

137.22

62.18

崇左市

519.94

121.69

66.79

36.22

398.25

12.36

284.22

50.8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017年,宾阳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1136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1573公顷,占比50.71%,油料播种690公顷,占比4.94%,糖料播种面积19274公顷,占比13.65%,蔬菜播种面积32408,占比22.96%。粮食总产量362401吨,油料产量21315吨,糖料产量1705787吨,蔬菜产量709832吨,园林水果产量33664吨。具体见下表3-11所示。

表3-11 2017年南宁市县域农作物播种情况统计表

指 标

xx

横 县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

141136

160690

67866

60705

60930

粮食 (公顷)

71573

76734

38282

39053

38073

油料(公顷)

6790

5247

2466

1394

3572

糖料(公顷)

19274

20839

6670

3301

9465

蔬菜(公顷)

32408

41362

14259

9420

7237

粮食总产量(吨)

362401

407651

172042

178620

178124

稻谷(吨)

306442

322945

76884

80001

128205

油料产量(吨)

21315

19593

5718

2712

8094

糖料产量(吨)

1705787

2000425

571179

205636

547790

蔬菜产量(吨)

709832

845281

312924

231124

142320

园林水果产量(吨)

33664

97271

444397

21101

11075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4)畜牧业生产情况

近年畜牧产品总体各业态发展均衡。从2013年-2017年广西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全区肉猪平均年出栏3405.34万头,生猪出栏总量稳定,发展略有波动。肉类总产量总体平稳,但呈下降趋势,由2013年420.02万吨降至2017年412.35万吨,由于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以猪肉、禽肉消费为主,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占比较大,2017年猪肉产量254.97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1.83%;禽肉产量133.81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32.45%。2017年,全区牛奶、蜂蜜、蚕茧及禽蛋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见表3-12所示。

表3-12 2013-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业生产情况

指标

肉猪出栏头数

(万头)

肉类总产量

(万吨)

猪肉

牛肉

羊肉

禽肉

牛奶

(吨)

蜂蜜

(吨)

蚕茧

(吨)

禽蛋

(吨)

2013

3456.72

420.02

261.34

14.33

3.24

135.32

95600

12417

323448

227100

2014

3518.01

420.03

266.29

14.38

3.24

128.24

96500

13093

339622

221600

2015

3416.79

417.27

258.81

14.38

3.24

132.52

100600

13585

360657

228800

2016

3280.12

407.94

249.75

11.48

3.26

134.99

96600

14951

378000

230900

2017

3355.06

412.35

254.97

11.71

3.32

133.81

100400

15248

395900

227200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2017年,宾阳县肉类总产量63967吨,其中猪肉产量39107吨,占肉类总产量比重的61.13%。禽蛋产量1789吨,奶类产量11吨,水产品产量43335吨。具体见表3-13所示。

表3-13 2017年南宁市县域畜牧情况统计表

指 标

xx

横 县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肉类总产量(吨)

63967

81153

46356

40253

40844

猪肉(吨)

39107

47255

31406

27955

33928

禽蛋产量(吨)

1789

2896

1180

840

666

奶类产量(吨)

11

6719

水产品产量(吨)

43335

49190

16678

12850

22814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5)林业生产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造林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全区造林面积129.8千公顷,较上年度增幅7.48%;用材林40.45千公顷,经济林20.93千公顷,防护林15.48千公顷。具体见表3-14所示。

表3-14 2013-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产情况 单位:千公顷

指 标

造林面积

用材林

经济林

防护林

当年迹地更新面积

育苗面积

2013年

161.4

93.05

35.51

24.3

153.33

17.7

2014年

163.6

91.25

31.33

30.27

130.71

8.29

2015年

159.4

76.58

29.90

23.30

141.9

16.3

2016年

120.1

50.98

32.70

17.70

125.6

22.3

2017年

129.8

40.45

20.93

15.48

159.03

19.80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

3.3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情况分析

3.3.1猪肉产量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猪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保障了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64%左右,始终是肉类供给的主体。具体见表3-15所示。

表3-15 2010-2015年全国生猪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份

生猪存栏

生猪出栏

猪肉

(万头)

(万头)

产量

(万吨)

占肉类比重

(%)

2010

46460

66686.4

5071.2

63.98

2011

46766.9

66170.3

5053.1

63.53

2012

47592.2

69789.5

5342.7

63.7

2013

47411.3

71557.3

5493

64.44

2014

46582.7

73510.4

5671.4

65.14

2015

45113

70825

5487

63.62

与“十一五”末相比

-2.90%

6.20%

8.20%

-0.36

3.3.2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在规模养殖场建设等政策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广泛应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快。2014年,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4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3个百分点,已成为猪肉市场平稳供给的重要支撑。

种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持续推进,引进品种本土化进程加快,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取得明显进展,育种能力不断提升。目前,96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育种群存栏达15万头;成立了国家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建立了武汉、广州等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确立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区)54个,育成了10个新品种和配套系。人工授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主产区人工授精率达85%以上。

伴随着现代化设施装备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生猪养殖效率持续提高,为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的现代生猪生产体系奠定了基础。具体见表3-16所示。

表3-16 2010-2014年生猪生产效率变化情况

主要指标

2010

2014

出栏率(%)

142

155

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量(头)

13.7

14.8

育肥猪饲料转化率

2.9:1

2.8:1

生猪出栏日龄(天)

175

170

规模养殖场人均饲养育肥猪数量(头)

500

650

3.3.3产业格局优化调整

一是生产区域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猪粮结构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大多是生猪优势区。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中原、东北和两广等地区。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生猪出栏占全国总量的64%;500个生猪调出大县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产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社会资本投向生猪产业,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企业集团,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上市公司已达12家。前10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占全国的3%。

二是生猪定点屠宰逐步规范。生猪屠宰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技术水平升级加速。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2937家,比“十一五”末增长17.9%。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持续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势头良好。部分品牌屠宰加工企业跨省配置生产资源,实现了连锁经营、冷链配送、直供直销,优质猪肉产品跨区域流通格局初步形成。目前,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的68%,前50名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国的18%。

3.3.4信息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养殖档案管理不断规范,并逐步实现从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的转变,为构建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奠定了基础。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初步实现了种猪良种登记、生产性能等数据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网络化评估。猪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基础数据不断充实,精准配方水平持续提高。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养殖、销售、服务等线上线下结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重庆、湖北、湖南和浙江等省市构建了生猪及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3.3.5质量安全和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持续开展饲料专项整治,实施抗生素残留和瘦肉精监测,推行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规模养殖场和屠宰企业生产管理更加规范,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2015年,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99.4%,畜产品中“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生猪疫病防控措施不断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疫病流行强度逐年下降,发病频次大幅降低,发病范围显著缩小。

根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我国生猪到2020年猪肉产量达到5760万吨,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不少于52%;规模企业屠宰占比75%;规模养殖场一头母猪提供上市商品猪头数达到19头的标准,劳动生产率提升至每人1000头标准。育肥猪饲料转化率达到2.7:1;在生猪粪便综合利用率上,达到75%以上。具体见表3-17所示。

表3-17 生猪产业发展目标统计表

年份

2010

2014

2020

生产目标

猪肉产量(万吨)

5071

5671

5760

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

38

42

52

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

66

68

75

效率目标

出栏率(%)

144

155

160

规模养殖场一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头)

13

15

19

劳动生产率(头/人)

500

650

1000

育肥猪饲料转化率

2.9:1

2.8:1

2.7:1

生态目标

粪便综合利用率(%)

/

50

>75

3.4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

3.4.1存在的问题

当前,世情国情农情深刻变化,生猪生产既面临国内资源环境的制约,又承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在产量高起点上实现突破难度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1)环境压力加大

生猪养殖粪便特别是污水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污染治理难度大。随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牧结合不紧密和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显现,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南方水网地区等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生猪生产绿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据测算,目前生猪粪便产生量超过6亿吨,约占畜牧业粪便总量的1/3,综合利用率不足一半。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继实施,生猪养殖环境保护制度更加严格。

2)资源约束趋紧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土地资源短缺将成为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制约。“十三五”期间,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养殖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受供给总量限制,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生猪养殖空间十分有限。此外,我国蛋白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不断增加,大豆70%以上需要进口。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到8169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60%以上。

3)国际竞争加剧

我国生猪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养殖成本比美国高40%左右,每千克增重比欧盟多消耗饲料0.5千克左右,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比国外先进水平少8~10头。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小规模分散养殖比重大,养殖场户自产自销仍是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猪肉进口持续增加,给国内生猪生产发展带来一定压力。2015年,我国共进口猪肉77.8万吨,是2010年的3.9倍。

4)疫病风险持续存在

我国生猪疫病流行状况总体十分复杂,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控形势严峻。口蹄疫、猪瘟等重大疫病仍有零星发生,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在个别地区时有发生,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不断加剧,对于生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市场波动较大

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规律。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生猪价格波动较大。2004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3次明显波动。最近一轮波动周期,价格下行阶段累计下跌44%,价格上行阶段,截至2016年3月已上涨70%。

3.4.2发展机遇与展望

虽然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挑战不少,但也面临重要机遇。市场消费有潜力。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增长和收入水平提升,我国猪肉消费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从世界水平看,我国大陆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高水平,与香港67.1千克相比,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从城镇化趋势看,到2020年,全国将有1亿左右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每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不足城镇居民家庭的70%,按现有城镇人口消费水平测算,预计可增加猪肉消费约70万吨。

从人口数量看,据国家卫计委预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4.3亿,按新增人口6000万和现有消费水平(人均消费41.5千克)测算,新增人口将增加猪肉消费约250万吨。尽管我国老龄人口比重逐步增加,老龄人口日均膳食热量摄入下降对猪肉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总的看,人口增长及新增城镇居民消费将拉动我国猪肉消费保持一定幅度增长,预计2020年全国猪肉消费量比“十二五”末增加250万吨。产业提升有空间。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在生产水平、生产效率、科技支撑和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大,产业素质提升有较大空间。如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保持不变,其年提供商品猪数量每增加一头,全国就可增加猪肉产量382万吨;育肥猪料肉比降低0.1,全国可节约600万吨饲料。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将进入生猪产业,生猪生产发展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第四章园区规划总体布局

 

4.1布局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由点及面,助力产业兴旺;环保高效,助力生态宜居;文化搭台技术唱戏,助力乡风文明;提升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治理有效;多渠道吸纳就业,助力生活富裕;以产业园为依托,助力当地精准扶贫。

1)由点及面,助力产业兴旺

以XX镇万头母猪场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构建生猪示范养殖小区。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强调生产生态协调,增产增效并重,发展饲料生产、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有机蔬菜水果种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质量兴农,由点及面,助力产业兴旺。

2)环保高效,助力生态宜居

园区生态养殖项目配套引进国际先进环保工艺和设施,探索新型的环保生态养殖模式,使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养殖业协调发展。项目实行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一方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可大大节约生产耗水,大大减少粪污。不仅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利用先进的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进行甘蔗、红萝卜、水稻等农作物的有机种植。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排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因此,项目不仅提高地区畜禽粪污治理水平,实现了环境友好,还推进产业链延伸,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通过环保高效农业的构建,助力生态宜居。

3)文化搭台技术唱戏,助力乡风文明

园区规划布局生猪育种研发基地,积极构建以xx县与xx研究院为依托的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养殖技术研发和农业知识科普讲堂等方面的培训,结合传统农耕文化与高新技术的力量,形成具有xx特色的产学研科教模式,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助力乡风文明。

4)依托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治理有效

通过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提振地区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并承担更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义务。公司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建立党支部、团支部,通过政府带动践行乡村治理义务,为当地农业农村提供综合服务,公司愿在政府的带领下共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辍学儿童重返学堂、愿为农户提供养殖、种植技术指导,依托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治理有效。

5)多渠道吸纳就业,助力生活富裕

园区建设将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充分带动各年龄阶段人员就业。对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提供技术辅导并提供工作机会;对于年级偏大的劳动力,提供如有机农作物种植、园区保洁等工作,实现惠农惠民,通过多渠道吸纳就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6)以产业园为依托,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参与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以产业园为依托,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帮扶对象采取不同形式的帮扶方式。其中对因缺技术致贫的农户,公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吸纳其参与园区建设和生态养殖,与政府一同帮助其脱贫致富;对于因学致贫的农户,公司愿会同各方为其定期提供助学资助,实现产业助学;对于因病致贫的农户,积极会同政府进行产业扶贫“1+1+1+1”模式,即通过政府、公司、银行、贫困户四方,通过以资带企的方式,定期为农户分红,在经济上缓解贫困户的压力。通过精准施策、各方施力的方式,助力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4.2布局规划

4.2.1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布局规划

以xx县xx镇一万头基础母猪场为核心,因地制宜建设5-10个适度规模养殖小区,单个规模拟存栏1-2万头生猪。建设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猪养殖小区。同时利用生产出的有机肥进行有机甘蔗种植、有机蔬菜种植、养殖项目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质量兴农、环境优化、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提升、惠民富民、精准脱贫攻坚“六项行动”。具体见图4-1所示。

4-1 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

就县域规划看,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以xx镇万头母猪生态养殖小区为核心,构建生态养殖项目。结合当地种植及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构建5-10个养殖小区。项目规划包括生态环保养殖项目、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生态循环种植项目、综合服务项目、仓储物流项目五大项目。

图4-2 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养殖小区

就西南地区而言,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也是广西全区名列前茅的农业大市,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辐射西南地区,保障地区生猪供应,为市场提供安全环保的猪肉产品,并依托当地特色甘蔗、设施蔬菜、火龙果、沃柑等水果生产,提供有机肥料,实现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通过适度规模养殖的发展,产生“接二连三”效应,实现当地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态势,从而整体上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好构想。

4-3 xx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图

4.2.2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布局规划

本项目将在综合考虑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情况下,打造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包括生态环保养殖项目、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生态循环种植项目、综合服务项目、仓储物流项目五大项目。

1)生态环保养殖项目

生态养殖项目将以xx县基础母猪场为核心,建设5-10个养殖示范区。项目将因地制宜规划各养殖小区面积,一般规划存栏12000头育肥猪,规划面积不少于45-55亩,具体规划设计根据地形、地势和土地利用率来决定。项目建设内容有主生产区(包括隔离舍、后备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和生产配套辅助区(包括洗消区、饲料中转区、污水处理区、有机肥生产区、配电房、道路绿化等)。周边土地将作为种养结合项目对接,以及作为项目防疫纵深隔离地。

本项目生产工艺采用欧美最先进的养猪生产工艺,对养殖废弃物进行高度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项目建成后,设计存栏基础母猪10000头,年出栏断奶仔猪20万头,商品猪20万头。

2)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

项目将负责园区内有机肥料的加工,引入日本先进的有机肥加工设备和工艺,可生产出优质固体有机肥和水肥,其中固体有机肥0.9万吨,水肥54万吨。有机肥用于甘蔗、蔬菜、林木及中药材种植,不仅可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而且还有助于作物的提质增产。也可将水肥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养殖废弃物完全做到源头减量化、过程无害化、末端资源化利用。

3)生态循环种植项目

根据园区总体规划,项目将配套2000-3000亩生态循环种植。对内而言,园区内一部分的土地将用于种植防护林和特色种植,利用产生的有机肥,进行有机水果、蔬菜的种植。对外而言,园区将为当地甘蔗、沃柑、胡萝卜等蔬菜水果种植提供高品质的有机肥,通过与农技公司合作,采用订单式有机肥加工的方式,对农业土地进行有机改良,助力有机种植示范区的建设。

4)综合服务项目

项目综合服务项目内包括综合办公区、“互联网+农业”电子信息部、产学研示范部、种养技术综合服务部,其中可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人。其中综合办公区负责对内对外的管理服务;电子信息部负责利用“互联网+农业”电子信息平台搭建,对生猪养殖数据、有机肥加工数据、设施农业种植情况提供全天候信息采集和服务工作;产学研示范部将依托xx研究院进行育种研发、科研人才培养、农业基础知识普及等工作;种养技术综合服务部将负责对各养殖小区的养殖情况提供帮助和服务,从饲料、养殖、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

5)仓储物流项目

仓储物流项目将综合负责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有机肥运输、饲料仓储、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林木、苗木的精选和仓储。年运输量60万吨。

 

第五章园区规划内容

 

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包括生态环保养殖项目、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生态循环种植项目、综合服务项目、仓储物流项目五大项目。通过五大项目,园区将构建新型生猪产业体系、打造生猪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体系、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5.1突出产业特色,建立新型生猪产业体系

xxxx现代化农业园将突出种养结合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建立新型生猪产业体系,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公司化管理模式,争创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公司采用领先的环保设施和工艺,立足绿色生态养殖,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种植循环农业基地;项目积极参与新型农业开发模式,搭建农业知识科普基地;除对于园区内粪污综合环保处理外,公司将有效利用区域环境,做强有机肥料配套生产基地;同时公司积极对接市场,采用并发展订单式生猪养殖产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形成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农林作物种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经济。

5.1.1提质生猪生产,创建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

xxxx农业产业园坚持以“安全和环保”理念进行经营,创建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生态养殖项目通过龙头企业的依托,从饲料、育种、研发、养殖、环保处理全流程均采用国内领先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撑。其中安全强调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公司秉承安全理念,一方面强调构建现代化生物安全等级,以高标准生物安全设施和制度规范养殖过程。另一方面公司强调食品安全,从饲料、养殖过程依法依规用料用药,切实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环保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综合利用,在环境友好方面公司将利用先进的环保处理工艺和设施,保障养殖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资源综合利用强调在进行环保处理的过程中,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有机肥处理工艺,将养殖粪污转化为种植业可利用的有机肥和水肥,变废为宝,使养殖废弃物高度资源化综合利用。

5.1.2立足绿色生态,发展林果循环农业基地

生态养殖项目将积极参与林果循环农业基地建设,生态养殖30-40%为养殖区和生活区占地,其余60-70%为生态林,用于生物防控和消纳。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立足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搭建林果循环农业基地,因地制宜的在项目区发展林木种植、林下中药材、食用菌栽培,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形成生猪养殖、林下食用菌栽培、中药材种植的综合发展模式。

5.1.3产学研结合,发展小猪乐园农业知识科普基地

公司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搭建产学研结合农业知识科普区。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当地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初中生、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农业知识科普,通过具有动手实操和农业实物展示的方式,在大家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同时,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农业科普基地将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为大家科普生猪养殖技术前沿知识,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综合服务。

5.1.4利用区域环境,做强有机肥料配套生产基地

公司将有效利用区域环境,做强有机肥料配套生产基地,通过建设有机肥配套生产基地,变废为宝。项目对养殖废弃物的环保处理采取减量化设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理念。项目养殖废弃物猪粪尿收集采用先进的全自动机械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分离。较传统的冲水工艺节水80%以上。猪粪处理采用日本进口的有机肥发酵设备,通过高温好氧微生物发酵制成优质的有机肥,预计年产9125吨干质有机肥,液态有机肥547500吨。项目产生的猪粪有机肥对于当地粮食作物、农业经济作物、林木种植、中药材有机种植以及改善土壤有深远的意义。

5.1.5对接市场,发展订单式生猪养殖产业

公司将有效考察地区市场,发展订单式生猪养殖,根据客户需求,公司通过系统化的饲料配方调整和生产管理,满足客户对生猪胴体瘦肉率、肥肉占比的需求,为下游猪肉深加工提供安全优质的生猪供应。

5.1.6实行标准化,做优品质综合服务

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综合服务。对外,综合服务部将从饲料、养殖技术、动物保健、疫病防控、生猪销售等全方面进行综合服务,对内综合服务部将为产业园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

5.2实现质量发展,打造生猪规模化生产体系

5.2.1优化饲料配方,布局精准饲喂,发展高效益农业

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了总生产成本的60%左右,即生产成本多数花费在了饲料费上,精准饲喂,减少饲料的浪费,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生产成本,缓解了人畜争粮的现象,提升利润,增加养殖场的收入,提高养殖人员的饲养信心和饲养热情,因此,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布局精准饲喂,提高生态养殖示范区成本控制,促进生态养殖示范区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5.2.2引进先进装备,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

新式自动化养猪模式,不仅提升了养殖机械化程度,还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与劳动强度。新式自动化养猪模式采用了全自动化喂料系统、漏缝地面、自动刮粪、大跨度钢结构猪舍和风机水帘温度控制系统。新模式下员工人数的下降幅度高达23%,人均年产猪苗量可提高约30%。

5.2.3积极推行智慧农业与信息化工程建设

智慧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渗透到生猪养殖、销售、物流和服务监管等各个环节。传统的养猪,给猪做身份标记和管理的方式是给猪打耳标。这种方式需要人工操作,不仅会给动物造成身体伤害,还需要人工录入和更新数据,既耗时耗力,又容易出错。而猪脸识别,在猪栏安装摄像头就能在猪群中识别猪的身份信息,为猪生成唯一身份编号和档案。整个过程不需要触碰猪只,不会有应激反应。通过“FPF未来猪场”应用(Future Pig Farm),全程记录猪只生命周期,包括产地、品种等。还可以为猪只生成健康档案,包括疫苗、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自动更新数据,避免了人工录入容易出错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猪场生产管理效率。不仅如此,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影子猪脸识别技术还是实现猪肉食品精确溯源、生猪保险精准定损、生猪交易科学评估等应用场景的重要技术基础。

5.3构建全产业链生猪养殖创新农业经营体系

5.3.1建立特色优势生猪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一个囊括了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集合体。通过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形成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特色农业种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它以一个区域的优势农业为中心,把农户、企业和市场连为一体,形成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集群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益,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区域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通过产业集群能有效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5.3.2建立生猪市场营销体系

肉猪的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整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涉及多方利益主体。xx县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确保整个产业化过程的良性循环,在增强自身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金融通、资产整合的同时,还与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投资者、农户及终端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市场和销售指导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实施订单生产,签署购销协议。基本做到生产有计划,购销有协议,建立“生产-技术指导-销售”的全程服务体系,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发展产业化经营。

(1)突出无公害产品的特征,实施绿色营销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所以无污染、无公害食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和消费观念。因此,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养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园区生态养殖项目坚持“安全、环保、生态”的经营理念,探索无公害养殖,杜绝泔水喂猪、隔绝环境影响,依托高标准生物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精准饲喂技术,为市场提供高品优质的产品,实施绿色营销。

(2)进行差异化营销

生态养殖项目产出的商品猪,一方面,与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签订优质生猪合同,保证项目拥有稳定销售渠道。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各地区生猪屠宰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为其提供安全优质的生猪产品。

5.3.3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体系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互联网+农业”给予高度关注,对生态养殖小区而言,“互联网+农业”技术有利于养殖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运用农业大数据技术,对内进行养殖管理和成本把控,对外进行养殖市场分析和风险预估,提高农业环境的综合把控能力。

5.3.4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xxxx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园区依托xx研究院和各地区农业行业协会,定期向为xx县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种养技术培训。通过新农人培训,将行业领先的技术推广到各地区,通过示范式教学方式,教授养殖技术、饲料配方、养殖环境控制、生物安全检查、农业信息平台使用方式等农业知识,针对不同农户特点,进行具体培养。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6.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1投资估算

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重点工程共6项,总投资20000万元,其中:综合服务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用于建设综合服务楼,产学研教育示范部及电子信息和种养技术服务部;仓储物流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建设饲料仓储和有机肥物流站;生态养殖项目总投资14000万,主要用于建设5-10个商品猪养殖小区(具体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有机肥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500万,主要配套建设产业区集成处理有机肥料;种植项目总投资1000万,产业园将积极探索与当地农户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为种植甘蔗、火龙果、沃柑、红萝卜等水果蔬菜的农户提供针对性的测土配方和有机肥服务。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如表6-1所示。

表6-1 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投资估算

序号

重点项目

建设内容

总投资

(万元)

1

生态环保养殖项目

主要建设商品猪养殖小区,具体包括生活区、生产区、配套设施区等。

14000

2

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

采用国际先进的设施和工艺。

1500

3

生态循环种植项目

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为农户提供有肥,参与有机水果蔬菜的种植和综合服务。

1000

4

综合服务项目

主要建设对外综合服务楼;产学研教育示范部;种养技术服务部;电子信息部。

2000

5

仓储物流项目

负责饲料、有机肥的仓储和物流。

1500

合计

20000

6.1.2资金筹措

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20000万元,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

6.2效益分析

6.2.1经济效益

(1)构建生猪综合经营服务体系,提升经济效益

规划实施后,xx县的生猪养殖将朝着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有机肥加工,积极配套xx县甘蔗、红萝卜等特色水果蔬菜种植,形成循环经济效益。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依托xx县洋桥镇万头母猪场提供的优质仔猪,建设5-10个养殖小区,形成综合生态养殖示范区,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利润3040万元。

园区建设将充分拉动当地农民就业,提高农户收益,生态养殖示范项目,人均年收入可达9.6-12万元,在其他项目,人均年收入可达5-7万元。

2)构建特色产业链,多渠道综合经营

规划实施后,着力培养龙头企业,以规模化企业带动当地农户,以规模化发展取代分散经营。园区将着力打造生猪养殖链、有机肥加工销售链、特色种养结合链、产学研教学示范链,多渠道综合经营。

(3)积极开展有机肥加工,延伸循环经济链

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和工艺,一方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节约生产耗水,减少粪污,使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可利用先进的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种植循环利用。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排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通过处理的有机肥干肥日产量约在25吨,有机肥水肥1500吨。

有机肥加工项目将每年累计产生9150吨有机肥干肥、547500吨水肥。公司积极推动当地甘蔗、沃柑、胡萝卜等水果蔬菜的有机种植。据了解甘蔗不怕肥,如果添加了腐熟的农家肥和复合肥的甘蔗地亩产可达到6000斤以上的亩产,而肥料不足的甘蔗亩产可能只有4000-5000斤,因此在变废为宝的同时,通过有机肥料的添加,既增加了作物的单产,又提高了销售价格(有机作物售价比同类作物高30%的售价),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有机肥加工项目实现配套有机种植2000-3000亩,每亩增产1000-2000吨的综合效益。

具体经济效益估算见下表6-2所示。

表6-2 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经济效益估算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规模

1

生态环保养殖项目

600-1500

单个万头养殖小区规划占地不少于45-55亩,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测定

2

有机肥加工和粪污处理项目

60-80

采用国际先进的设施和工艺。

3

生态循环种植项目

2000-3000

可配套2000—300亩种植用地。具体根据乡镇规划。

4

综合服务示项目

20

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积极土地流转,不占用基本农田

5

仓储物流项目

100

进行饲料、有机肥等的仓储物流。

产品方案

1

商品猪

万头

20

2

有机肥

9125

有机肥加工项目日产有机肥干肥25吨。

年产值274.5万元。

3

水肥

547500

有机肥深加工示范区日产有机肥水肥1500吨。配套有机甘蔗种植。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00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5000

2

流动资金

万元

5000

劳动定员

105

1

生态养殖示范区定员

60

人均年收入9.6-12万元

2

其他示范区定员

45

人均年收入5-7万

正常年销售收入

万元

33600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0560

利润总额

万元

3040

项目建设期

2

税后投资回收期

7.4

含建设期

总投资收益率

%

15.2

6.2.2社会效益

(1)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在当前非洲猪瘟严峻的形势下,规模化猪场是猪肉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预计年出栏生猪20万头,通过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猪养殖,不仅能够全局管控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的生物安全等级,还在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对于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保障肉品市场有效供给,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2)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当地就业

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将有效拉动当地就业,可直接带动105人就业,并通过科技大讲堂、科教下乡的形式培训约3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具体而言,其中现代化商品猪繁育基地可解决60人就业,按照公司标准进行商品猪育肥,正常人均年收入约为9.6万元至12万元。其他配套的仓储示范区、综合服务区、有机肥加工区、负责实验室、培训服务部,并负责园区绿化、有机肥处理、特色种养结合带的打造,预计可吸纳45人就业,每人年均收入5-7万元。综合服务区积极承担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活动,每年可培训300余人。

(3)依托龙头企业,助力精准扶贫

从当前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产业园区的建设,将提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xx集团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在贫困地区投入超30亿元,公司将始终以“科技兴农,改变中国农村现状”为使命,积极投入当地精准扶贫建设中,探索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对于当地需要帮助的家庭,公司愿与当地政府构建产业扶贫新路径。通过“以资带企”的方式,为农民分红,创新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渠道,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保障非洲猪瘟形势下生猪生产安全

项目将依托xx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变“零散养殖”为“适度规模养殖”,通过现代化、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猪养殖,提高养殖生物安全等级,从而在源头上稳定猪肉供应,保障食品安全。

(5)坚持“安全和环保”理念,为xx县养殖业树立标杆

xxxx猪业坚持“安全和环保”的经营理念,通过xx县xxxx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形成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特色农业种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为xx县养殖业树立标杆,实现提振增效,专业示范,带动全局的作用。

6.2.3生态效益

项目积极探索新型的环保生态养殖模式,使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养殖业协调发展。本项目实行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一方面,利用目前最先进的干清粪技术,可大大节约生产耗水,大大减少粪污。不仅生产节能,还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另一方面,干清粪技术可使尿粪分离。干粪可利用先进的日本发酵罐技术处理,产出有机肥料,种植循环利用。粪水经过生化深度处理,达到排放要求或用作液态肥用于种植循环。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七章组织保障措施

 

7.1加强组织领导

项目由xx县xx公司承办,xx县政府各级领导负责项目的宏观调控,畜牧局、财政、金融等部门按行业系统对项目进行管理,监督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xx县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设原料部、销售部、生产部、质检部、财务部、行政部六个部门。全力保障产业园合理有序推进实施。

7.2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依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xx研究院、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围绕生猪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研究,提升生猪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xx县特色生猪生态种养模式。加强生猪育种、饲料高效利用、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与可追溯等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支撑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优势。加强技术培训,培养科学养殖、质量管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7.3强化监测预警和调控

xx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生猪市场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科学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市场心理预期,规避市场风险。现代农业产业园将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生猪全产业链监测体系,着力打造大数据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惠,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

7.4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公司严格健全饲料和兽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养殖投入品生产和日常使用管理,强化饲料和兽药监管,从饲料、养殖全过程依法依规用料用药,切实保障肉品的质量安全。

7.5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依托xx集团雄厚的资源优势和协调能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生猪产业发展空间。继续加强与养猪业发达国家在品种选育、饲料研制、养殖管理、养殖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